作者:官晓金 赵珂艺 刘世玲 李艺 于方明 李春明 刘可慧
亮点:
1. 从大数据层面,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采用CiteSpace作为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全球锰污染植物修复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2. 全球锰污染植物修复领域的研究开展迅速,最近10年的发文量约占总发文量的70%;
3. 该研究领域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研究热点,且研究主题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重金属迁移”“生物浓缩”“植物毒害”“粮食安全”“风险评估”在最近5年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并有望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摘要:锰污染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对锰污染的植物修复(manganese phytoremediation,简称 MnP)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报道。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材料的筛选、植物去除锰的机制、锰富集效应和锰修复技术的强化、植物修复与其他修复方法的联合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而从大数据角度对锰污染植物修复的研究热点和知识基础的研究尚为空白。面对大量的文献资料,有必要从全新的角度对这些数据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即从宏观上把握该研究领域的演变态势,挖掘其研究热点、探索其前沿问题,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本文采用 CiteSpace 5.7 R3 可视化软件,对来自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过去30年锰污染植物修复领域满足检索条件的2047条相关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表明:
(1)近30年来,国际锰污染植物修复研究领域经历了萌芽探索、缓慢增长和快速增长3个时期,发文量分别占总发文量的3.9%、27.2%和68.9%。
(2)国家间的合作较为紧密,而组织和作者之间的合作较为松散。
(3)该领域在3个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研究热点,且研究主题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重金属迁移”“生物浓缩”“植物毒害”“粮食安全”“风险评估”是现在的研究前沿问题,并有望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所得研究结果揭示了国际锰污染植物修复的整体框架和开展脉络,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给予参考。
关键词:锰污染; 植物修复;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知识基础
图文摘要:
部分图表:
图1 近 30年锰污染植物修复领域年度发文量及期刊分布
表2 近5年锰污染植物修复关键词突现分析汇总
图3 近 30年锰污染植物修复领域文献共被引图谱
作者简介:
官晓金,科研生命学院2020级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课题为硫酸盐强化酸模叶蓼修复锰污染土壤机制研究。现在已在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环境科研与工程前沿)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研版)上共发表论文2篇。
通讯作者:
刘可慧,博士,硕士生导师。科研生命学院专任教师,主要从事生态恢复,生物修复方面研究。先后主持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指导学生完成各类项目十余项。其中,获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1项、广西赛区金奖2项、最佳创意奖1项。在《Plant and Soil》、《Chemosphere》、《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生态学报》、《中国环境科研》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获授权专利20余项。
论文引用格式:
官晓金, 赵珂艺, 刘世玲, 李艺, 于方明, 李春明, 刘可慧. 近30年全球锰污染植物修复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研版), 2021, 39(5): 44-57.
GUAN X J, ZHAO K Y, LIU S L, et al. Global trends and hot topics in the field of manganese phytoremediation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A review based on Citespace visualization[J]. 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1, 39(5): 44-57.
全文获取:
http://gxsf.magtech.com.cn/CN/10.16088/j.issn.1001-6600.2021030801
(文/官晓金 生科研会 图/官晓金 审/徐夏帆)